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1036
图书专著

高分子材料 作者:刘瑞雪,高丽君,马丽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国内外有关高分子及其改性材料的科技文献和编著浩如烟海,设计范围极其广泛。   《高分子材料》限于篇幅并考虑到作为基础性教材的宗旨,重点介绍了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和工业化生产的大品种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及改性材料的应用。   衷心希望读者通过阅读《高分子材料》能够掌握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及制备方法、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加工工艺特性和主要用途,了解高分子材料相关方向的发展趋势等,以便能够对正确地选择材料、设计制品、选定加工方法及确定成型工艺条件有所帮助。《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高分子材料及加工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篇 塑料 绪论 第1章 聚乙烯 1.1 概述 1.2 聚乙烯的制备与分类 1.3 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1.4 聚乙烯加工及应用 1.5 聚乙烯的改性 思考题 第2章 聚丙烯 2.1 聚丙烯的制备与分类 2.2 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2.3 聚丙烯主要添加剂 2.4 聚丙烯加工及应用 2.5 聚丙烯的改性 2.6 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3章 聚氯乙烯 3.1 概述 3.2 聚氯乙烯的制备与分类 3.3 聚氯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3.4 聚氯乙烯主要添加剂 3.5 聚氯乙烯加工及应用 3.6 聚氯乙烯的改性 思考题 第4章 聚苯乙烯类塑料 4.1 概述 4.2 聚苯乙烯的制备与分类 4.3 聚苯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4.4 聚苯乙烯加工及应用 4.5 聚苯乙烯的改性 4.6 聚苯乙烯的发展方向 思考题 第5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1 概述 5.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与分类 5.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与性能 5.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工及应用 5.5 其他丙烯酸塑料 5.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 思考题 第6章 ABS塑料 6.1 ABs树脂的制备 6.2 ABs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6.3 ABS加工及应用 6.4 ABS的改性 6.5 ABS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7章 聚酰胺类塑料 7.1 脂肪族聚酰胺 7.2 芳香族聚酰胺 7.3 半芳香族聚酰胺 7.4 聚酰胺的改性 7.5 聚酰胺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8章 聚酯类塑料 8.1 聚碳酸酯 8.2 脂肪族聚酯 8.3 聚芳酯 8.4 聚酯的改性 8.5 聚酯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9章 聚醚类塑料 9.1 聚甲醛 9.2 聚苯醚和改性聚苯醚 9.3 氯化聚醚 9.4 聚苯硫醚 9.5 聚醚醚酮 9.6 聚醚腈 9.7 聚醚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10章 聚砜类塑料 10.1 双酚A型聚砜(PSF) 10.2 聚芳砜(PAs) 10.3 聚醚砜(PES) 10.4 聚砜类塑料的改性 10.5 聚砜类塑料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11章 氟塑料 11.1 聚四氟乙烯 11.2 聚三氟氯乙烯 11.3 聚全氟乙丙烯 11.4 可熔性聚四氟乙烯 11.5 氟塑料的改性 11.6 氟塑料的研究进展 思考题 第12章 酚醛树脂及其塑料 12.1 酚醛树脂的合成 12.2 酚醛树脂的固化 12.3 酚醛树脂的性能 12.4 酚醛树脂及塑料 思考题 第13章 氨基树脂及其塑料 13.1 脲醛树脂 13.2 脲醛塑料 13.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塑料 思考题 第14章 环氧树脂与塑料 14.1 环氧树脂的制备 14.2 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14.3 环氧树脂的固化与添加剂 14.4 环氧树脂的主要用途 思考题 第15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塑料 15.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 15.2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 15.3 不饱和聚酯固化物的结构与性能 15.4 不饱和聚酯树脂加工及应用 15.5 不饱和聚酯模塑料 思考题 第16章 有机硅树脂 16.1 有机硅聚合物的种类 16.2 硅树脂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纤维 绪论 第1章 聚丙烯腈纤维 1.1 聚丙烯腈的结构与性能 1.2 聚丙烯腈纺丝成形 1.3 差别化聚丙烯腈纤维 1.4 碳纤维 第2章 聚酯纤维 2.1 概述 2.2 PET纤维 2.3 PTT纤维 2.4 聚乳酸纤维 第3章 聚酰胺纤维 3.1 概述 3.2 脂肪族聚酰胺纤维 3.3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第4章 纤维素纤维 4.1 概述 4.2 粘胶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4.3 非粘胶法制造纤维素纤维 第5章 其他纤维 5.1 大豆蛋白纤维 5.2 聚乙烯醇纤维 5.3 聚氨酯弹性纤维 5.4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 5.5 仿生纤维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橡胶 绪论 第1章 天然橡胶 1.1 天然橡胶的来源、制备及分类 1.2 天然橡胶的结构及性能 1.3 天然橡胶的改性 1.4 杜仲胶和古塔波胶 1.5 天然橡胶的应用 思考题 第2章 合成橡胶 2.1 通用合成橡胶 2.2 特种合成橡胶 思考题 第3章 热塑性弹性体 3.1 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 3.2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3.3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3.4 聚酯型热塑性弹性体 思考题 第4章 生物基弹性体 4.1 生物基医用弹性体 4.2 生物基工程弹性体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生物与天然高分子材料 绪论 第1章 可生物降解聚酯 1.1 概述 1.2 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与分类 1.3 可生物降解聚酯的降解 1.4 几种重要的聚酯 1.5 可生物降解聚酯的改性 1.6 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应用 思考题 第2章 二氧化碳基塑料 2.1 概述 2.2 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制备与分类 2.3 二氧化碳基塑料的结构与性能 2.4 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应用 2.5 二氧化碳基塑料的改性 2.6 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发展动态 思考题 第3章 胶原 3.1 概述 3.2 胶原的来源与制备 3.3 胶原、明胶和水解胶原蛋白的区别 3.4 胶原的分类、结构与性能 3.5 胶原的功能和应用 3.6 胶原的改性 思考题 第4章 几种重要的多糖 4.1 概述 4.2 透明质酸 4.3 海藻酸盐 4.4 魔芋葡甘聚糖 4.5 壳聚糖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 作者: 杨柳涛,关蒙恩主编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实验教程 作者:刘昕责任编辑;(中国)胡扬剑,舒友,罗琼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实验教程》由“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综合与设计实验”5个部分共58个实验组成,是一本系统的综合性实验用书。实验原理简明扼要,着重于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讲解,具有典型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实验教程》面向高分子材料、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复合材料等本科生的专业实验指导,也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设计、生产和应用的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高分子化学实验 实验一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 实验二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三 苯乙烯的乳液聚合 实验四 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五 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缩聚 实验六 自由基共聚合竞聚率的测定 实验七 正丁基锂的制备和乙烯基类单体的负离子聚合 实验八 二苯酮钾的制备和苯乙烯的负离子聚合 实验九 由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聚乙烯和聚丙烯 实验十 环醚的开环聚合 实验十一 尼龙-6,6和尼龙-6的制备 实验十二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实验十三 泡沫塑料的制备 实验十四 膨胀计法测聚合反应速度 实验十五 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及其共聚物的水解 第二部分 高分子物理实验 实验一 渗透压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和Huggins参数 实验二 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 实验三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实验四 膨胀计法测定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 实验五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实验六 聚合物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实验七 聚合物材料弯曲强度的测定 实验八 聚合物材料冲击强度的测定 实验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温度.形变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 红外光谱法测定聚合物结构 实验十一 聚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实验十二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聚合物浓溶液的流动曲线 实验十三 聚合物应力一应变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四 GPC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实验十五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形态 第三部分 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 实验一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实验二 热塑性塑料挤出造粒实验 实验三 双螺杆挤出共混实验 实验四 塑料挤出吹膜实验 实验五 中空塑料制品吹塑成型实验 实验六 手糊成型工艺实验 实验七 酚醛塑料的模压成型 实验八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层压板的制备 实验九 塑料的热成型 实验十 天然橡胶硫化模压成型 实验十一 塑料的焊接实验 第四部分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 实验一 转矩流变仪实验 实验二 塑料的热老化实验 实验三 塑料硬度的测定 实验四 材料的氧指数测定实验 实验五 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实验六 材料水平垂直燃烧测定实验 实验七 灼热丝实验 实验八 表面电阻与体积电阻的测定 实验九 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实验十 塑料维卡软化点的测定 实验十一 聚合物材料动态(热)力学分析 第五部分 高分子材料综合与设计实验 实验一 导电聚苯胺的制备及掺杂 实验二 硬脂酸改性碳酸钙在PE中的应用 实验三 增韧阻燃高抗;中聚苯乙烯的制备 实验四 聚合物的3D打印成型 实验五 水杯、矿泉水瓶材料和太空杯材料分析 实验六 聚合物材料设计配方 附录A 常用引发剂和单体的纯度分析 附录B 常用聚合物的中英文名称与缩写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分析技术 作者:张琳,刘志琴 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高分子材料相关企业的应用需求,以企业典型案例入手,系统地对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材料常规鉴别及分析方法进行详述。 全书分绪论、高分子材料常规鉴别、高分子材料化学分析法、高分子材料仪器分析四部分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以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学习内容,了解高分子材料分析技术的重要性。总结了一些典型企业及科研中的案例,抛砖引玉,便于学习者灵活使用各种分析方法。 本书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高职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也可供相关教师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 一、认识高分子材料001 二、高分子材料科学003 三、分析技术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003 四、本课程学习内容004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常规鉴别法005 第一节外观及用途鉴别法006 一、高分子材料的外观鉴别法006 二、高分子材料用途鉴别法008 第二节密度鉴别法010 一、简易鉴别法010 二、浸渍法011 三、液体比重瓶法011 四、滴定法012 第三节燃烧及热裂解法013 一、燃烧鉴别法013 二、热裂解法014 第四节溶解性鉴别法015 第五节显色鉴别法016 一、塑料显色鉴定016 二、橡胶显色鉴定018 三、纤维显色鉴定019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化学分析法021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022 一、概述022 二、酸碱滴定法031 三、配位滴定法035 四、沉淀滴定法038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040 第二节重量分析法051 一、分类051 二、沉淀物要求051 三、沉淀法的应用条件051 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053 一、聚合物分析053 二、添加剂分析057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仪器分析法062 第一节仪器分析的应用及发展062 第二节红外光谱分析法063 一、概述063 二、测试原理064 三、红外光谱图066 四、红外光谱仪066 五、试样制备068 六、测试步骤069 七、红外谱图分析069 八、案例分析073 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075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测试基本原理075 二、可见分光光度法077 三、定量方法079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080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082 六、紫外光谱分析法在高分子材料上的应用088 第四节凝胶色谱分析法089 一、概述089 二、凝胶色谱测试原理090 三、凝胶色谱测试仪的基本结构092 四、测试过程093 五、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096 六、应用097 第五节热分析法098 一、热重分析法(TG)098 二、差热分析法(DTA)104 三、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06 第六节电子显微镜分析112 一、概述112 二、显微镜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113 三、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14 四、扫描电子显微镜(SEM)116 五、典型应用分析118 附录121 附录1常见高分子材料英文缩写及中文全称121 附录2标准溶液的补偿系数123 附录3酸碱解离常数124 参考文献129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 第三版 作者:高炜斌 主编 出版时间: 2019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由分析化学篇和性能测试篇组成。分析化学篇部分介绍了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和高分子材料的分析鉴别等内容;性能测试篇部分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老化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电性能等其他性能的测试技术。 除了介绍了各种分析测试技术的测试原理、仪器组成、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外,本书还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典型分析测试技术在实际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并附有思考题,可供高职高专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有关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1 一、高分子材料发展概况1 二、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性能测试1 三、标准3 分析化学篇 第一章分析化学概论8 第一节概述8 一、高分子材料分析的任务8 二、分析方法分类8 三、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9 四、分析结果表示9 第二节分析天平10 一、分析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 二、天平使用规则13 三、称量方法13 第三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14 一、误差的定义14 二、误差的分类14 三、分析结果的表征——准确度、精密度15 四、公差16 第四节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17 一、有效数字17 二、分析结果数据处理18 【阅读材料】热分析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20 复习题21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22 第一节概述22 一、滴定分析法的名词术语22 二、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22 三、滴定方式23 四、容量仪器23 五、标准溶液23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24 一、概述24 二、酸碱溶液的H+浓度和pH的计算24 三、酸碱缓冲溶液25 四、酸碱指示剂25 五、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6 第三节配位滴定法29 一、概述29 二、EDTA及其配合物29 三、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30 四、金属指示剂32 五、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33 六、配位滴定的应用33 第四节氧化还原滴定法34 一、概述34 二、高锰酸钾法34 三、重铬酸钾法36 四、碘法36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37 一、概述37 二、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38 三、福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38 四、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39 【阅读材料】发光塑料39 复习题40 第三章仪器分析法41 第一节分光光度法41 一、概述41 二、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41 三、分光光度法42 第二节紫外光谱45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45 二、高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46 第三节红外光谱49 一、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49 二、吸收峰的位置50 三、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51 四、高聚物红外测定样品的制备51 五、红外光谱图的解析分析53 六、红外光谱仪57 第四节气相色谱58 一、色谱法简介58 二、气相色谱分离原理60 三、气相色谱仪61 四、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62 五、气相色谱法应用举例64 第五节凝胶渗透色谱66 一、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工作原理66 二、凝胶渗透色谱仪66 三、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应用66 【阅读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67 复习题68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70 第一节高分子材料的外观和用途70 一、高分子材料的外观70 二、高分子材料的用途71 第二节显色和分离提纯试验72 一、塑料的显色试验72 二、橡胶的显色试验74 三、鉴别74 四、分离提纯试验74 第三节元素检测76 一、钠熔法76 二、氧瓶燃烧法77 三、元素的定量分析79 第四节塑料的鉴别和分析81 一、聚烯烃81 二、苯乙烯类高分子81 三、含卤素类高分子82 四、其他单烯类高分子83 五、杂链高分子及其他高分子85 第五节橡胶的鉴别和分析88 一、定性鉴别88 二、定量分析90 第六节添加剂90 一、增塑剂90 二、抗氧剂92 三、填料93 四、防老剂94 五、硫化剂95 【阅读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96 复习题97 性能测试篇 第五章物理性能测试100 第一节塑料的吸水性及含水量测定100 一、塑料的吸水性100 二、塑料的水分测定102 第二节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测定102 一、概念102 二、塑料和橡胶的密度及相对密度的测定103 第三节溶解性和黏度的测定106 一、溶解性106 二、黏度的表示106 三、黏度的测定107 第四节透气性和透湿性的测定110 一、透气性及其测定110 二、透湿性及其测定112 第五节未硫化橡胶硫化性能的测定114 一、门尼黏度试验114 二、门尼焦烧试验114 三、硫化性能试验114 【阅读材料】香型塑料115 复习题115 第六章力学性能测试116 第一节拉伸性能116 一、定义116 二、应力-应变曲线117 三、原理和试样117 四、试验设备120 五、影响因素121 第二节弯曲性能122 一、概念及原理122 二、试样123 三、弯曲试验装置124 四、试验步骤124 五、影响因素124 第三节压缩性能125 一、测试原理125 二、试验设备126 三、试样126 四、影响因素127 第四节冲击性能128 一、摆锤式冲击试验128 二、落锤式冲击试验132 三、其他冲击试验方法133 第五节剪切试验134 一、概念及原理134 二、塑料的剪切试验134 三、橡胶的剪切试验136 第六节蠕变及应力松弛试验137 一、蠕变试验137 二、应力松弛140 三、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的影响因素141 第七节硬度试验142 一、概述142 二、塑料的硬度试验142 三、橡胶的硬度试验145 第八节疲劳试验148 一、概念148 二、塑料的疲劳试验149 三、橡胶的疲劳试验150 第九节摩擦及磨耗性能152 一、概念及原理152 二、塑料的摩擦及磨耗性能153 三、橡胶的摩擦及磨耗性能155 【阅读材料】核磁共振谱在高分子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58 复习题159 第七章热性能测试160 第一节稳定性160 一、尺寸稳定性160 二、负荷下热变形温度测定161 三、收缩率测定166 第二节线膨胀系数测定167 一、原理168 二、试验仪器装置168 三、测试要点169 四、影响因素169 第三节熔点测定169 一、毛细管法170 二、偏光显微镜法172 第四节热导率测定173 一、原理173 二、仪器装置174 三、试验操作及结果计算方法174 四、测试影响因素175 第五节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测定176 一、原理176 二、试验177 三、试验条件177 四、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178 五、主要影响因素178 第六节低温试验179 一、通用低温试验装置及测温仪表179 二、塑料脆化温度测定181 三、橡胶的温度-回缩试验(TR试验)182 四、橡胶低温刚性试验184 【阅读材料】电子拉力机186 复习题187 第八章老化性能测试188 第一节自然老化试验188 一、大气老化试验188 二、光解性塑料户外暴露试验191 三、硫化橡胶自然储存老化试验192 第二节热老化试验195 一、常压法热老化试验195 二、高压氧和高压空气热老化试验197 三、塑料或橡胶在恒定湿热条件下的暴露试验198 第三节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200 一、试验原理201 二、试验方法及设备201 三、影响因素203 第四节人工气候及其他老化试验204 一、人工气候老化试验204 二、其他方法的简介206 【阅读材料】废橡胶在塑料中的应用208 复习题209 第九章其他性能测试210 第一节光学性能210 一、折光性能及其测试方法210 二、透光性能及其测试方法212 第二节塑料燃烧性能213 一、塑料的闪点和自燃点的测定214 二、塑料水平、垂直燃料性的测定215 三、塑料氧指数的测定220 第三节电性能226 一、电阻率的测定226 二、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的测定229 三、介电强度、耐电弧试验230 第四节耐介质性能232 一、塑料的耐化学药品性232 二、橡胶耐介质性能试验234 【阅读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236 复习题237 附录238 附录一红外光谱中一些基团的吸收频率238 附录二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密度239 附录三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性240 附录四不同气体对各种膜的透过率241 附录五几种橡胶的空气渗透系数241 附录六部分分析测试方法的英文缩写242 附录七部分仪器分析原理及谱图的表示方法242 参考文献244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概论 作者: 高长有编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通用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应用,同时强调特定种类高分子材料的共性科学规律。全书共分七章。第1章为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重点介绍材料的定义、分类、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发展等。第2章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重点阐述高分子链结构、凝集态结构,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光性能等)、化学性能(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老化、燃烧、力化学等)。第3~6章分别详细介绍塑料、橡胶、纤维、胶黏剂和涂料,在每章前面首先阐述该类材料的共性结构和性能特点,对橡胶和纤维介绍了其主要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然后围绕制备—结构—性能—应用这一主线,详细介绍了100余种各类高分子材料。第7章为聚合物共混物,从应用角度看这不是一类新材料,但通过共混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获得增韧增强高分子材料。 目录 第1章材料与高分子材料 1.1材料与材料科学001 1.1.1材料的定义001 1.1.2材料的利用与发展001 1.1.3材料的作用002 1.1.4新材料的发展方向003 1.2材料的制备与性能004 1.2.1材料与物质004 1.2.2材料工艺过程004 1.2.3材料的结构005 1.2.4材料的性能005 1.3材料的分类005 1.3.1金属材料006 1.3.2无机非金属材料007 1.3.3高分子材料007 1.3.4复合材料008 1.4高分子材料发展历史及未来008 1.4.1高分子材料的三个发展阶段008 1.4.2高分子材料展望011 1.5高分子与高分子材料011 1.5.1基本概念011 1.5.2高分子材料的命名013 1.5.3高分子材料分类015 1.5.4高分子材料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关系017 1.6高分子材料的合成018 1.6.1逐步聚合反应018 1.6.2连锁聚合反应018 参考文献019 思考题020 第2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1高分子链的链结构(化学结构)021 2.1.1一级结构022 2.1.2二级结构024 2.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024 2.2.1高分子结晶025 2.2.2高分子液晶025 2.2.3高分子取向025 2.3高分子材料的组成与性能026 2.4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026 2.4.1拉伸性能026 2.4.2压缩性能027 2.4.3弯曲性能027 2.4.4冲击性能027 2.4.5剪切性能028 2.4.6硬度028 2.4.7耐蠕变性029 2.4.8持久强度029 2.4.9疲劳强度029 2.4.10摩擦与磨损029 2.5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030 2.5.1热学性能030 2.5.2电学性能033 2.5.3光学性能035 2.5.4其他物理性能037 2.6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能038 2.6.1聚合物的化学反应038 2.6.2高分子材料的老化042 2.6.3高分子材料的燃烧特性042 2.6.4力化学性能045 延伸阅读资料:力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046 参考文献048 思考题048 第3章塑料 3.1概述049 3.1.1类型及性能049 3.1.2组分及作用050 3.1.3成型加工方法057 3.2聚烯烃塑料061 3.2.1聚乙烯061 3.2.2聚丙烯071 3.2.3聚苯乙烯系树脂072 3.2.4其他聚烯烃塑料075 3.3其他热塑性塑料078 3.3.1聚氯乙烯系树脂078 3.3.2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塑料082 3.3.3丙烯酸塑料084 3.3.4聚氨酯086 3.3.5纤维素塑料089 3.4工程塑料090 3.4.1聚酰胺091 3.4.2聚碳酸酯097 3.4.3聚甲醛098 3.4.4聚苯醚099 3.4.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0 3.4.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1 3.4.7聚酰亚胺102 3.4.8氟塑料105 3.4.9聚砜类树脂109 3.4.10聚苯硫醚112 3.4.11聚苯酯113 3.4.12聚芳酯114 3.4.13聚醚醚酮115 3.4.14液晶聚合物116 3.5热固性塑料117 3.5.1酚醛塑料117 3.5.2氨基塑料119 3.5.3呋喃塑料121 3.5.4环氧树脂122 3.5.5不饱和聚酯塑料124 3.5.6有机硅塑料125 3.5.7双马来酰亚胺塑料126 延伸阅读资料:天然树脂127 参考文献132 思考题132 第4章橡胶 4.1概述134 4.1.1发现与定义134 4.1.2组分与作用135 4.1.3橡胶的配方140 4.1.4橡胶的加工142 4.1.5橡胶的结构与性能147 4.1.6橡胶的主要性能指标150 4.2天然橡胶155 4.2.1天然橡胶的分类155 4.2.2天然橡胶的品种156 4.2.3天然橡胶的成分157 4.2.4天然橡胶性能与应用157 4.2.5古塔波胶158 4.2.6杜仲胶158 4.3二烯类橡胶158 4.3.1聚丁二烯橡胶(polybutadiene,PB)159 4.3.2聚异戊二烯橡胶(polyisoprene,IR)161 4.3.3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161 4.3.4丁腈橡胶(nitrile rubber,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NBR)162 4.4其他橡胶164 4.4.1氯丁橡胶(chloroprene rubber,CR)164 4.4.2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165 4.4.3以乙烯为基础的橡胶167 4.4.4其他合成橡胶169 4.5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175 4.5.1结构特征175 4.5.2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polyolefi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176 4.5.3聚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176 4.5.4聚酯型(polyester type)176 4.5.5聚氨酯型(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176 参考文献177 思考题178 第5章纤维 5.1纤维概述179 5.1.1纤维的分类179 5.1.2纤维的主要性能指标179 5.1.3纤维加工的一般过程183 5.1.4纤维加工过程中结构的变化188 5.1.5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90 5.2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191 5.2.1天然纤维191 5.2.2人造纤维(artificial fiber)194 5.3合成纤维202 5.3.1聚酰胺纤维202 5.3.2聚酯纤维204 延伸阅读205 5.3.3聚丙烯腈纤维206 5.3.4聚丙烯纤维208 5.3.5聚乙烯醇纤维209 5.3.6聚氯乙烯纤维211 5.3.7聚乳酸纤维212 延伸阅读213 5.4特种合成纤维213 5.4.1耐高温纤维213 5.4.2耐腐蚀纤维216 5.4.3阻燃纤维216 5.4.4弹性纤维216 5.4.5吸湿性纤维和抗静电纤维216 参考文献217 思考题217 第6章胶黏剂和涂料 6.1胶黏剂218 6.1.1胶黏剂的组成218 6.1.2胶黏剂的分类219 6.1.3胶接及其机理220 6.1.4胶黏剂的选择223 6.1.5环氧树脂胶黏剂223 6.1.6聚氨酯胶黏剂225 6.1.7酚醛树脂胶黏剂227 6.1.8丙烯酸酯类胶黏剂228 6.1.9橡胶胶黏剂230 6.1.10其他常用的胶黏剂232 6.2涂料233 6.2.1涂料的组成233 6.2.2涂料的类型234 6.2.3涂料的涂装方法235 6.2.4油基树脂漆236 6.2.5合成树脂漆238 6.2.6水性树脂涂料241 6.2.7粉末涂料242 参考文献243 思考题244 第7章聚合物共混物 7.1聚合物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245 7.1.1基本概念245 7.1.2共混方法246 7.2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248 7.2.1基本概念248 7.2.2热力学相容性判断249 7.2.3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基本特点250 7.2.4提高相容性的方法252 7.2.5相容性研究方法253 7.3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255 7.3.1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255 7.3.2聚合物的界面层259 7.3.3相容性对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260 7.3.4制备方法对形态结构的影响261 7.3.5形态结构测定方法262 7.4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262 7.4.1性能-组成关系262 7.4.2力学松弛性能263 7.4.3模量和强度263 7.4.4流变性能264 7.4.5其他性能264 7.5基于塑料的聚合物共混物265 7.5.1以聚乙烯为基的共混物265 7.5.2以聚丙烯为基的共混物266 7.5.3以聚氯乙烯为基的共混物267 7.5.4以聚苯乙烯为基的共混物268 7.5.5其他聚合物共混物269 7.6橡胶增韧塑料的机理270 7.6.1橡胶增韧塑料的特点270 7.6.2橡胶增韧塑料的机理271 7.6.3影响抗冲强度的因素274 7.7非弹性体增韧275 7.7.1有机粒子增韧275 7.7.2无机粒子增韧275 7.7.3非弹性体增韧作用机理276 参考文献276 思考题277 附录“高分子材料概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学 第2版 作者: 应宗荣编著 出版时间: 2019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1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本书系统讲述高分子材料的成形原理及工艺。全书分为绪论、高分子成形基础理论、塑料成形、化学纤维成形、橡胶成形和其他材料成形6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种类、应用、品质指标和成形形式及流程。高分子成形基础理论篇阐述高分子材料的成形品质、成形流变学基础和成形过程的结构变化。塑料成形篇从设备、原理和工艺角度详细讨论塑料成形原料及配制、挤出成形、注射成形、压延成形、压制成形和塑性成形,简要介绍塑料特殊成形。化学纤维成形篇详细阐述化学纤维纺丝原理、拉伸原理和热定型原理,系统介绍熔体纺丝工艺和溶液纺丝工艺,简要介绍特殊纺丝方法。橡胶成形篇简要介绍橡胶成形原料,从设备、原理和工艺角度详细讨论橡胶塑炼及混炼配制、橡胶制品成形和橡胶制品硫化。其他材料成形篇简要介绍复合材料、涂料和粘合剂的原料、成形原理及工艺。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分子材料改性 作者:杨明山,郭正虹编著 作者: 2013年版 内容简介   《高分子材料改性》全面论述了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原理、工艺和应用,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让读者理解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原理和工艺,利用大量的实际应用例子来加深读者对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理解,并投入应用。对高分子材料改性的设备、工艺和工厂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按高分子材料种类对现在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大量应用的高分子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改性论述,加入了大量的应用实例,使读者阅读后马上能在实际中应用。《高分子材料改性》的最大特点是系统性强和实用性强,总结了作者20多年的高分子材料改性经验,加入了作者在研发和产业化中投入实际应用的实用配方和工艺,特别是在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实例。《高分子材料改性》主要适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生产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适用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行业的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参考,同时适用于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专业高年级学生及老师使用。 目录 第1章高分子材料改性基础1 1?1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目的、意义和发展1 1?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2 1?2?1聚合物的结构3 1?2?2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8 1?2?3聚合物的黏弹性10 1?2?4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11 1?3聚合物加工流变学13 1?4高分子材料加工基础17 1?4?1加工过程中的结晶18 1?4?2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的取向18 1?4?3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19 1?4?4加工过程中的交联20 1?5注塑成型20 1?6塑料挤出成型22 1?7几个重要性能的测试23 1?7?1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23 1?7?2弯曲强度和模量24 1?7?3冲击强度24 1?7?4热性能24 1?7?5老化性能试验25 1?7?6燃烧性能26 1?7?7熔体流动速率28 1?7?8橡胶门尼黏度28 参考文献28 第2章高分子材料改性原理29 2?1概述29 2?2填充改性29 2?2?1填料的定义、分类与性质30 2?2?2常用填料31 2?2?3填料表面处理34 2?2?4表面处理剂37 2?2?5填充改性塑料的力学性能42 2?3共混改性44 2?3?1聚合物共混理论及改性技术的 发展45 2?3?2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46 2?3?3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49 2?3?4共混改性的界面层50 2?3?5共混改性的增容52 2?3?6增韧理论54 2?4增强改性58 2?4?1热塑性增强材料的性能特点58 2?4?2增强材料58 2?4?3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63 2?4?4聚合物?纤维材料的界面65 2?5阻燃改性67 2?5?1聚合物燃烧过程与燃烧反应67 2?5?2卤?锑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68 2?5?3磷系、氮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69 2?5?4膨胀阻燃及无卤阻燃阻燃机理69 2?5?5高分子材料的抑烟技术70 2?5?6成炭及防熔滴技术71 2?6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性72 2?6?1接枝与嵌段共聚改性72 2?6?2互穿聚合物网络73 2?6?3等离子改性74 2?6?4表面化学改性74 2?6?5光接枝聚合改性75 参考文献77 第3章高分子材料改性工艺与设备78 3?1混合与混炼的基本概念78 3?1?1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78 3?1?2混合三要素78 3?2聚合物改性通用设备79 3?2?1初混设备79 3?2?2间歇式熔融混合设备82 3?3混炼型单螺杆挤出机85 3?3?1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结构86 3?3?2分离型螺杆的结构与混合特点86 3?3?3屏障螺杆的结构与特点87 3?3?4销钉型螺杆87 3?3?5波状螺杆88 3?3?6组合型螺杆89 3?4混炼型双螺杆挤出机89 3?4?1结构89 3?4?2分类90 3?4?3啮合型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 输送机理91 3?4?4双螺杆挤出机的主要技术参数91 3?4?5啮合型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的 挤出过程92 3?4?6螺杆元件93 3?4?7啮合型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 料筒结构95 3?5往复式单螺杆混炼挤出机96 3?5?1工作原理97 3?5?2结构98 3?5?3性能特点100 3?5?4应用101 3?6行星式挤出机101 3?7连续转子(FCM)混炼机102 3?8高分子材料改性工艺流程103 3?8?1常用工艺流程103 3?8?2切粒方法的选择103 3?8?3螺杆元件的组合105 3?8?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工艺 流程107 3?8?5双螺杆挤出机填充改性工艺 流程109 3?8?6聚合物共混工艺流程111 3?8?7双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 组成的双阶挤出机组113 3?9反应挤出改性工艺114 3?9?1反应挤出改性的原理和概念114 3?9?2反应挤出技术实施要点115 3?9?3反应挤出在塑料改性中完成的 反应类型116 3?9?4反应挤出就地增容117 3?10高分子材料改性工厂设计118 参考文献122 第4章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精细化和 功能化改性124 4?1概述124 4?2聚丙烯的高性能化、精细化和 功能化124 4?2?1聚丙烯的化学改性125 4?2?2聚丙烯的共混改性128 4?2?3聚丙烯的填充改性134 4?2?4聚丙烯的阻燃改性137 4?2?5聚丙烯的抗老化性改性140 4?3聚乙烯的高性能化、精细化和 功能化141 4?3?1聚乙烯的化学改性142 4?3?2聚乙烯的填充改性148 4?3?3聚乙烯的共混改性150 4?3?4聚乙烯的阻燃改性154 4?4聚氯乙烯的高性能化、精细化和 功能化158 4?4?1聚氯乙烯的共聚改性159 4?4?2聚氯乙烯的共混改性161 4?4?3聚氯乙烯的填充改性165 4?4?4聚氯乙烯的阻燃改性167 4?4?5聚氯乙烯的发泡改性169 4?5通用塑料高性能化、精细化和功能化 实例及应用170 4?5?1耐超低温无毒SPVC冰箱门 封条170 4?5?2新型高刚超韧UPVC门窗 异型材172 4?5?3高光效(光转换膜)农业 大棚膜174 4?5?4纳米SiO2-x填充LDPE 复合保温大棚膜177 4?5?5汽车用塑料燃油箱179 4?5?6电力电缆包覆层——交联 聚乙烯181 4?5?7空调室外机壳——耐候PP182 4?5?8汽车保险杠专用料——高刚 超韧PP183 4?5?9超耐候性PP/POE汽车保险杠 新材料184 4?5?10汽车仪表板专用料——增强 耐热PP186 参考文献186 第5章工程塑料改性及应用189 5?1 概述189 5?2ABS的改性189 5?2?1ABS的发展189 5?2?2ABS的化学改性191 5?2?3ABS的共混改性193 5?2?4ABS的增强改性201 5?2?5ABS的阻燃改性207 5?2?6ABS的抗老化和抗静电改性213 5?2?7实例及应用217 5?3尼龙的改性219 5?3?1概述219 5?3?2尼龙的共混改性220 5?3?3尼龙的增强、填充改性223 5?3?4尼龙的阻燃改性225 5?3?5实例及应用227 5?4聚碳酸酯的改性228 5?4?1概述228 5?4?2聚碳酸酯的共混改性228 5?4?3聚碳酸酯的增强改性230 5?4?4聚碳酸酯的阻燃改性231 5?4?5实例及应用232 5?5聚酯的改性235 5?5?1概述235 5?5?2聚酯的共混改性235 5?5?3聚酯的增强改性237 5?5?4聚酯的填充改性238 5?5?5聚酯的阻燃改性238 5?5?6实例及应用239 5?6聚甲醛的改性240 5?6?1概述240 5?6?2聚甲醛的增韧改性241 5?6?3聚甲醛的增强改性243 5?6?4聚甲醛的耐磨改性245 5?6?5实例及应用245 参考文献246 第6章橡胶的改性249 6?1概述249 6?2天然橡胶的改性及应用249 6?2?1天然橡胶的性能特点249 6?2?2天然橡胶的化学改性250 6?2?3天然橡胶的共混改性251 6?2?4天然橡胶的填充改性255 6?2?5实例及应用258 6?3丁苯橡胶的改性259 6?3?1丁苯橡胶的性能特点259 6?3?2丁苯橡胶的化学改性260 6?3?3丁苯橡胶的增强改性261 6?3?4丁苯橡胶的填充改性262 6?3?5丁苯橡胶的共混改性265 6?3?6应用举例267 6?4顺丁橡胶的改性268 6?4?1顺丁橡胶的性能特点268 6?4?2顺丁橡胶的化学改性269 6?4?3顺丁橡胶的共混改性270 6?4?4应用举例271 6?5异戊橡胶的改性272 6?5?1异戊橡胶的性能特点272 6?5?2异戊橡胶的化学改性273 6?5?3异戊橡胶的共混改性274 6?5?4应用举例276 6?6氯丁橡胶的改性277 6?6?1氯丁橡胶的性能特点277 6?6?2氯丁橡胶的化学改性278 6?6?3氯丁橡胶的共混改性278 6?6?4氯丁橡胶的增强改性280 6?6?5应用举例282 6?7乙丙橡胶的改性284 6?7?1乙丙橡胶的性能特点284 6?7?2乙丙橡胶的化学改性284 6?7?3乙丙橡胶的共混改性285 6?7?4乙丙橡胶的填充改性288 6?7?5应用举例289 6?8丁基橡胶的改性290 6?8?1丁基橡胶的性能特点290 6?8?2丁基橡胶的卤化改性290 6?8?3丁基橡胶的共混改性291 6?8?4丁基橡胶的阻尼改性293 6?8?5应用举例294 6?9丁腈橡胶的改性295 6?9?1丁腈橡胶的性能特点295 6?9?2丁腈橡胶的化学改性296 6?9?3丁腈橡胶的共混改性296 6?9?4丁腈橡胶的增强改性299 6?9?5丁腈橡胶的耐磨改性299 6?9?6应用举例300 6?10硅橡胶的改性301 6?10?1硅橡胶的性能特点301 6?10?2硅橡胶的化学改性301 6?10?3硅橡胶的共混改性301 6?10?4硅橡胶的增强改性302 6?10?5硅橡胶的阻燃改性303 6?10?6硅橡胶的功能化改性303 6?10?7应用举例304 参考文献304 第7章合成纤维的改性309 7?1概述309 7?2聚酯纤维的改性309 7?2?1聚酯纤维的性能特点309 7?2?2聚酯纤维的染色改性310 7?2?3聚酯纤维的吸湿改性312 7?2?4聚酯纤维的阻燃改性313 7?2?5聚酯纤维的功能化改性315 7?3聚酰胺纤维的改性316 7?3?1聚酰胺纤维的性能特点316 7?3?2尼龙纤维的改性317 7?3?3芳纶纤维的改性320 7?4聚乙烯醇纤维的改性322 7?4?1聚乙烯醇纤维的性能特点322 7?4?2聚乙烯醇纤维的接枝改性322 7?4?3聚乙烯醇纤维的增强改性323 7?4?4聚乙烯醇纤维的共混改性324 7?4?5聚乙烯醇离子交换纤维326 7?5聚丙烯腈纤维的改性326 7?5?1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特点326 7?5?2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改性327 7?5?3聚丙烯腈纤维的吸湿改性328 7?5?4聚丙烯腈纤维的抗静电改性329 7?5?5聚丙烯腈纤维的功能改性330 7?6聚丙烯纤维的改性331 7?6?1聚丙烯纤维的性能特点331 7?6?2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改性333 7?6?3聚丙烯纤维的抗静电改性334 7?6?4聚丙烯纤维的阻燃改性335 7?6?5聚丙烯纤维的抗老化改性335 7?6?6聚丙烯纤维的功能化改性336 参考文献337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教学改革规划教材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高分子材料 第3版 作者:贾红兵,宋晔,王经逸 主编 出版时间:2019年版 丛编项: 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教学改革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高分子材料(第3版)》主要介绍了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涂料和黏合剂、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共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质、功能、加工工艺、使用环境及其结构和组成的关系。另外还深入浅出地导出了各种功能材料、智能材料、仿生材料等新型材料,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高分子材料领域新的知识和技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高分子材料发展简史 1.2 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1.2.1 通用高分子材料 1.2.2 高分子复合材料 1.2.3 高分子合金 1.2.4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1.2.5 功能高分子材料 1.3 聚合物的制备 1.3.1 聚合反应 1.3.2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1.4 聚合物成型加工 1.4.1 塑料成型 1.4.2 橡胶成型 1.4.3 合成纤维的加工 1.4.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1.5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1.5.1 大分子微结构 1.5.2 聚合物的分子量 1.5.3 聚集态结构 1.5.4 聚合物的热转变 1.6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1.6.1 力学性能 1.6.2 物理性能 1.6.3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质 第2章 通用高分子材料 2.1 塑料 2.1.1 通用塑料 2.1.2 工程塑料 2.2 橡胶 2.2.1 通用橡胶 2.2.2 特种橡胶 2.3 纤维 2.3.1 天然纤维 2.3.2 人造纤维 2.3.3 合成纤维 2.4 涂料及粘结剂 2.4.1 涂料 2.4.2 胶黏剂 2.5 热塑性弹性体 2.5.1 苯乙烯一二烯烃嵌段共聚物 2.5.2 聚酯共聚物 2.5.3 热塑性聚氨酯 2.5.4 聚酰胺嵌段共聚物 2.5.5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2.5.6 热塑性硫化胶 第3章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助剂 3.1 交联剂 3.1.1 橡胶的硫化 3.1.2 过氧化物自由基交联 3.1.3 交联剂的官能团与高分子反应 3.1.4 交联剂引发自由基反应和交联剂官能团反应相结合 3.1.5 金属氧化物及其过氧化物的交联机理 3.1.6 金属卤化物 3.1.7 硼酸及磷化物的交联 3.1.8 光交联及辐射交联 3.2 偶联剂 3.2.1 硅烷偶联剂 3.2.2 钛酸酯类偶联剂 3.2.3 铬络合偶联剂 3.2.4 锆类偶联剂 3.3 相容剂 3.4 填充和补强剂 3.4.1 纤维增强材料 3.4.2 颗粒增强增韧材料 3.5 增塑剂 3.5.1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3.5.2 二元脂肪酸酯类增塑剂 3.5.3 磷酸酯增塑剂 3.5.4 环氧化合物增塑剂 3.5.5 聚酯增塑剂 3.5.6 含氯化合物 3.5.7 含能增塑剂 3.6 成核改性剂 3.6.1 聚丙烯用成核剂 3.6.2 聚酯用成核剂 3.6.3 聚甲醛用成核剂 3.6.4 聚酰胺用成核剂 3.7 增韧剂 3.7.1 橡胶增韧塑料 3.7.2 刚性粒子增韧塑料 3.8 抗氧剂及抗臭氧剂 3.8.1 抗氧剂 3.8.2 抗臭氧剂 3.9 润滑剂 3.9.1 烃类润滑剂 3.9.2 脂肪酸类 3.9 。3金属皂类 3.9.4 复合润滑剂 3.10 阻燃剂 3.10.1 添加型阻燃剂 3.10.2 反应型阻燃剂 3.11 抗静电剂 3.11.1 导电填料 3.11.2 导电高分子 3.11.3 表面活性剂 3.12 其他助剂 3.12.1 着色剂 3.12.2 透明剂 3.12.3 荧光增白剂 3.12.4 发泡剂 第4章 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 4.1 吸附高分子材料 4.1.1 高分子吸附剂 4.1.2 高吸油性树脂 4.1.3 高吸水性树脂 4.2 离子交换高分子材料 4.2.1 离子交换树脂 4.2.2 螯合树脂 4.3 高分子分离膜 4.3.1 高分子膜材料 4.3.2 膜分离技术 4.3.3 高分子分离膜的制备 4.4 高分子试剂 4.5 高分子催化剂 第5章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 5.1 光功能高分子材料 5.1.1 感光性树脂 5.1.2 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 5.1 _3光电导高分子材料 5.1.4 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5.2 电绝缘高分子材料 5.2.1 聚合物的极化与介电常数 5.2.2 聚合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 5.2.3 聚合物的电导 5.2.4 聚合物的介电击穿 5.2.5 聚合物的静电现象 5.3 导电高分子材料 5.3.1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 5.3.2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 5.3.3 离子型导电聚合物 5.4 压电高分子材料 5.4.1 压电聚合物的结构要求 5.4.2 压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5.4.3 压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5.5 电致变色材料 5.6 磁性高分子材料 5.6.1 结构型磁性高分子材料 5.6.2 复合型磁性高分子材料 第6章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6.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6.1.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6.1.2 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殊要求 6.2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6.2.1 组织相容性 6.2.2 血液相容性 6.3 血液相容高分子材料 6.4 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 6.4.1 硅材料 6.4.2 聚丙烯酸树脂类材料 6.4.3 聚氨酯 6.4.4 聚四氟乙烯 6.4.5 水溶胶 6.5 可降解吸收生物材料 6.5.1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 6.5.2 生物吸收天然高分子材料 6.5.3 生物吸收合成高分子材料 6.6 药用高分子材料 6.6.1 药用辅助材料 6.6.2 高分子药物 6.6.3 高分子药物缓释材料 第7章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7.1 耐高温高分子材料 7.1.1 聚酰亚胺 7.1.2 聚苯并咪唑类 7.1.3 梯形聚合物 7.1.4 聚醚醚酮树脂 7.1.5 聚醚酮酮树脂 7.1.6 聚苯硫醚树脂 7.1.7 聚芳醚砜 7.2 耐腐蚀高分子材料 7.2.1 聚四氟乙烯 7.2.2 氯化聚醚 7.3 高强高模高分子材料 7.3.1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7.3.2 芳香族聚酯纤维 7.3.3 芳香族杂环类纤维 7.3.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7.4 高防热高分子材料 7.4.1 酚醛及改性酚醛 7.4.2 聚芳基乙炔 7.5 液晶高分子 7.5.1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7.5.2 溶致主链液晶高分子 7.5.3 热致主链液晶高分子 7.5.4 溶致侧链液晶高分子 7.5.5 热致侧链液晶高分子 7.6 高阻尼高分子材料 7.6.1 高分子材料的阻尼机理及特点 7.6.2 宽温域高性能阻尼材料 7.6.3 智能型阻尼材料 7.6.4 聚合物基阻尼复合材料 7.6.5 高分子一小分子复合阻尼体系 7.7 隐身高分子材料 7.7.1 雷达隐身材料 7.7.2 红外隐身高分子材料 7.7.3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 第8章 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 8.1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循环利用 8.1.1 废旧聚合物的修复或原物利用 8.1.2 橡胶硫化胶粉的制备与利用 8.1.3 热塑性塑料的简单再生利用 8.1.4 热塑性塑料的改性再生利用 8.1.5 热固性塑料的回收利用 8.2 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回收 8.2.1 热分解 8.2.2 废旧高聚物的化学分解 8.3 废弃高分子材料的能量回收 8.4 废弃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回收 ……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高等学校教材 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 作者:(中国)王荣民,宋鹏飞,彭辉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重点介绍聚合反应类型、实施方法与合成技术、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评价方法及新进展;其次安排了高分子材料合成基础实验,包括高分子合成中的经典聚合机理、聚合实施方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接枝聚合等新型合成技术。然后在对高分子材料表征技术、成型加工方法等重点介绍的基础上,选择了七大类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从基础的合成实验入手,开展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表征技术及性能测试能力的综合实验,从而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观察、总结及创新的能力。另外,附录部分给出了有关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性能实验的一些基础数据。 本书可用作化学、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用作高分子、功能材料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生的基础实验用书,还可供从事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和应用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高分子材料合成基础知识1 第1章高分子化学基础 1.1高分子化学简介1 1.2聚合反应类型1 1.3共聚合反应3 1.4高分子化学反应4 1.5高分子化学新进展5 1.6高分子组装技术的发展8 参考文献9 第2章高分子合成技术 2.1连锁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10 2.2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12 2.3聚合反应实施方法的筛选13 2.4聚合反应技术新进展14 2.5单体与引发剂及纯化方法15 2.6聚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17 2.7聚合物的干燥方法20 2.8常用聚合反应装置21 参考文献22 第3章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评价 3.1高分子组成和结构表征24 3.2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表征24 3.3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26 3.4高分子溶解性及溶液制备28 3.5高分子热性能28 3.6高分子稳定性及抗老化性29 3.7高分子力学性能29 3.8其他性能30 参考文献30 第二篇高分子材料合成基础实验31 第4章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基本要求 4.1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的必要性31 4.2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课程学习要求32 4.3高分子材料综合(探究)实验基本要求34 4.4实验室使用规则35 4.5实验室安全规范36 参考文献36 第5章连锁聚合反应实验 实验5-1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板37 实验5-2溶液聚合制备聚乙酸乙烯酯40 实验5-3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大孔树脂41 实验5-4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制备白乳胶43 实验5-5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钠45 实验5-6沉淀聚合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46 实验5-7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8 实验5-8阳离子聚合制备聚苯乙烯50 实验5-9阴离子聚合制备SBS嵌段共聚物52 实验5-10配位聚合制备立构规整聚苯乙烯55 实验5-11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合制备聚碳酸亚丙酯57 实验5-1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逐步沉淀分级与分子量测定59 参考文献63 第6章逐步聚合反应实验 实验6-1线型缩聚制备双酚A环氧树脂65 实验6-2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与玻璃钢的制备67 实验6-3体型缩聚制备脲醛树脂黏合剂69 实验6-4聚加成反应制备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71 实验6-5开环聚合制备尼龙-673 实验6-6界面缩聚法合成尼龙-6675 实验6-7三聚氰胺与甲醛缩合制备蜜胺树脂77 参考文献78 第7章高分子反应与组装实验 实验7-1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反应制备聚乙烯醇79 实验7-2聚乙烯醇的甲醛化反应合成胶水82 实验7-3乙酰化改性合成乙酸纤维素83 实验7-4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合成85 实验7-5纤维素区位选择接枝聚合物的合成87 实验7-6表面接枝聚合改性二氧化硅微粒91 实验7-7组装法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光敏材料93 参考文献94 第三篇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性能综合实验96 第8章功能高分子材料表征与加工技术 8.1功能高分子材料简介96 8.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技术及方法简介99 8.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法104 参考文献108 第9章涂料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9-1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测试110 实验9-2水性涂料的制备与漆膜基本性能测试113 实验9-3无皂双亲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调湿涂料的制备115 参考文献117 第10章吸附性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10-1磺化聚(苯乙烯-乙烯基咪唑)的制备与吸附性能120 实验10-2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合成与吸附性能122 实验10-3高分子吸油材料的合成与性能124 参考文献127 第11章高吸水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11-1高吸水性低交联度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与吸水性128 实验11-2淀粉接枝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与吸水性能130 实验11-3大豆蛋白基高分子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131 参考文献133 第12章高分子阻垢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12-1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与阻垢性能135 实验12-2丙磺酸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138 实验12-3聚天冬氨酸阻垢分散剂的合成与性能140 参考文献142 第13章能源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13-1聚吡咯的合成与导电性能144 实验13-2酚醛树脂基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147 实验13-3聚乙烯醇基凝胶电解质制备及电化学性能151 参考文献154 第14章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14-1聚乙烯基咔唑的合成与光电导性能155 实验14-2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58 实验14-3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发光性能162 参考文献163 第15章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实验15-1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165 实验15-2开环聚合制备高分子量聚乳酸167 实验15-3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169 参考文献171 第16章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实验16-1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温敏性173 实验 16-2蛋白质复合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合成及酸敏性175 实验16-3聚离子液体微球的合成及性能测试178 参考文献180 附录 附录1常见高分子材料中英文名称、缩写及其制备方法与Tg、Tm参数182 附录2常见高分子的溶剂与沉淀剂185 附录3常用干燥剂及其适用范围187 附录4常用冷却剂、冷却温度及配制方法189 附录5自由基共聚反应中单体的竞聚率189 附录6部分单体(M1,M2)在阳离子型共聚时的竞聚率(r1,r2)190 附录7聚合物的特性黏度-分子量的关系\\[η\\]=KMα参数表190 附录8常见化学品与高分子材料数据库与搜索引擎191

发布时间:2024-04-29 学兔兔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036条,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