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1种名为固体连续组装聚合物(ssCAP)的独特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基于聚离子液体(PIL)的纳米工程弹性薄膜。这些薄膜通过引入1种新的两亲PIL基润滑剂(AmL),实现了超低冰粘附强度(sice ∼ 1.4 kPa),这是迄今为止水合涂层中报道的最低值。 研究背景: 1、冰的积累对航空、电力线、风力涡轮机和海洋结构等多个行业构成挑战。 2、有效的被动除冰表面必须实现超低冰粘附强度(理想情况下低于10 kPa)。 3、通常,展示此类特性的涂层需要增加厚度,通常在几百微米的范围内,这影响了可扩展性。 研究思路: 通过ssCAP技术制备PIL基弹性薄膜。引入新的两亲PIL基润滑剂(AmL)。精确控制交联密度,实现纳米尺度表面限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网络,增强弹性和链流动性。通过添加20 wt% AmL到高弹性、表面固定的网络中,制备出具有超低冰粘附强度的PIL注入薄膜。 主要结论: 1、通过ssCAP技术制备的PIL弹性薄膜在不需要显著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了超低的剪切应力。 2、该薄膜在胶带剥离、长时间水暴露和15次结冰/除冰循环后,仍保持低于10 kPa的冰粘附强度。 3、这种薄膜的制备方法为下一代薄冰phobic涂层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利用协同设计策略和坚固的表面化学。 文章信息: 1、Zahra Mossayebi, Paul A. Gurr, Ranya Simons, Greg G. Qiao. Ultra-low ice adhesion enabled by nanoengineered poly(ionic liquid)-elastomeric films: leveraging aqueous lubrication and elasticity[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4, DOI: 10.1039/d4ta04704d. https://doi.org/10.1039/d4ta04704d 2、作者团队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化学工程系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制造部门。
研究亮点:本研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深入探讨了聚合物纳米尺度磨损的机理,揭示了应力分布和温度对聚合物磨损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1个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条件下磨损体积的转变态理论(TST)模型。 研究背景: 1、聚合物的磨损在许多应用中至关重要,包括轴承、骨科植入物和纳米光刻过程。 2、聚合物的磨损速率受到界面应力和温度的强烈影响,但这些影响通常是基于经验的描述,因为磨损过程涉及粗糙表面上多个尖端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3、在以前的这些工作中,尽管接触中存在不均匀的应力,但模型中使用的是平均应力,这导致测得的磨损系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仍然缺乏对聚合物在纳米尺度上的基本磨损机制(包括温度影响)的理解。 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模型聚合物,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纳米尺度的磨损实验,研究了应力和温度对聚合物磨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磨损受到原子磨损和黏弹性松弛的共同控制。研究考虑了接触界面的局部应力分布,这是理解磨损行为的关键,而这一效应在早期对硬质材料的研究中未被考虑。 主要结论: 1、通过AFM实验对PMMA薄膜进行的磨损实验表明,随着施加负载的增加,PMMA结构的磨损速率加快。 2、通过有限元力学分析和TST磨损系数的确定,研究者能够预测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体积损失率,且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偏差平均小于8%。 3、在提高温度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和提出的修正TST模型表明,聚合物磨损的基本机制包括原子磨损过程和黏弹性松弛。 4、该研究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一系列体积损失率和温度下的磨损行为,为纳米制造(例如纳米光刻)以及医疗应用(如骨科植入物)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文章信息: 1、Yijie Jiang, Kevin T. Turne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Mechanisms of Polymer Wear at the Nanoscale[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4, DOI: 10.1021/acsami.4c11933. https://doi.org/10.1021/acsami.4c11933 2、作者团队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力学系。
研究亮点:本研究成功制备了1种氟化MXene掺杂的超疏水涂层(MX-SHC),通过简单的喷涂和固化工艺,实现了对多种基材的高效防/除冰保护。该涂层不仅展现出优异的机械化学稳定性和可修复的润湿性,还具有显著的光热转换能力,能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快速消除表面冰霜。 研究背景: 1、不期望的冰积累在多种工业过程和人类活动中普遍存在,会导致显著的能量消耗、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开发实用的疏冰材料仍然是1个挑战。 2、传统的SHSs在极端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或在结冰/除冰周期中容易失去疏冰性,因为水汽可以立即在多尺度结构中凝结和冻结,导致水排斥Cassie-Baxter状态的显著退化。 研究思路: 本研究中,通过喷涂和固化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疏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氟化MXene纳米片的环氧基混合物,制备了1种新型基材无关的超疏水涂层。涂层展现出高水接触角约158°和滑动角约4°,并且能够承受强腐蚀性液体、剧烈温度变化、长期紫外线照射、强力水射流冲击、多周期砂纸磨损和重复胶带剥离的考验。借助热量,MX-SHC可以在频繁的O2等离子体处理后重复修复其超疏水性。结合出色的表面超疏水性和卓越的太阳能热性能,MX-SHC能够在太阳照射下23 s内消除表面霜冻,超过30 min防止水滴结冰,并在-30 °C下4 min内融化冻水滴。此外,测量到的冰与MX-SHC的黏附强度低至约15 kPa。 主要结论: 1、MX-SHC涂层在多种基材上展现出约158°的水接触角和约4°的滑动角,具有显著的超疏水性能。 2、涂层在经受强酸/碱腐蚀、高水溶液盐度、剧烈温度变化、长期紫外线照射、强力水射流冲击、多周期砂纸磨损和重复胶带剥离后,仍能保持超疏水状态。 3、借助热量辅助,MX-SHC在频繁的O2等离子体处理后能够修复其超疏水性。 4、MX-SHC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能力,在太阳照射下能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快速消除表面冰霜,且冰与涂层的黏附强度低,显示出在严苛环境下高效防/除冰的潜力。 文章信息: 1、Jiaxing Zhang, Peipei Zhang, Zhenfeng Hu, Chengcheng Li, Xin Cui, Bin Yan. A fluorinated MXene-doped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with mechanochemical robustness, repairable wettability and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for highly efficient anti/de-icing[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8, 155499, ISSN 1385-8947.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5499 2、作者团队来自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先进交叉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亮点: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石墨和聚α-烯烃基油(PAO)作为自润滑添加剂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协同润滑机制,揭示了PAO破坏石墨层间结构,促进转移膜形成,并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了石墨和PAO之间的协同润滑作用。 研究背景: 1、固液协同润滑结合了固体和液体润滑的优势,近年来在工业应用中备受关注。然而,固液协同润滑的机理尚不明确。 2、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因其轻质、低摩擦、低磨损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但这些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有待提高。 研究思路: 使用石墨和PAO作为自润滑添加剂,评估了它们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协同效应。通过纳米压痕、压缩测试、摩擦分析和磨损形态表征,系统研究了材料的机械和摩擦学性能。结合SEM、EDS、XPS和FTIR等表征方法,全面研究了转移膜的形貌和转移膜与摩擦对偶球的摩擦化学反应。同时,采用MD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评估了石墨和液体润滑剂在剪切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与钢球的相互作用。 主要结论: 1、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卓越的摩擦学性能,具有3.8 GPa的纳米压痕模量、0.0998的摩擦系数以及1.3×10-14 m3/(N·m)的磨损率。 2、在摩擦界面上同时存在转移膜和润滑油膜,润滑油膜保护摩擦对偶球免受过度氧化。 3、MD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PAO破坏了石墨的层间结构,使其更容易在摩擦对偶球表面形成转移膜。石墨与PAO之间的弱化学键有助于更多PAO分子在形成转移膜时聚集在界面处,有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 4、石墨和PAO分子的协同效应对于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至关重要。 文章信息: 1、Weihua Cao, Wenhao Yan, Xiao Yang, Zhengjie Li, Jia Geng, Yu Dong, Yan Zhang, Xiaowen Qi. Multiscale Study on the Solid-Liquid Synergistic Lubrication Mechanism of Graphite and Liquid Lubricant in Polymer Composites[J]. Carbon, 2024, DOI: 10.1016/j.carbon.2024.119605. 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4.119605 2、作者团队来自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省自润滑关节轴承技术重点实验室、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土木与机械工程学院、中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燕山大学自润滑关节轴承科技重点实验室。
研究亮点: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共价有机框架纳米材料(CONs),并展示了其在能带工程方面的应用,通过与钢表面铁氧化物/过氧化物的能级匹配,构建了Z型异质结结构,实现了内部电场的产生,进而生成了具有优异润滑性能的超薄润滑膜。这一发现将激励该技术利用钢材料的内在表面性质来开发润滑剂添加剂或调节摩擦学行为。 研究背景: 1、随着对机械装备动力输出要求的提高,齿轮常在边界或混合润滑状态下工作,因此,在摩擦表面形成坚固且耐用的润滑膜变得至关重要。 2、润滑添加剂作为润滑介质的核心,对形成润滑膜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成分、活性和结构直接影响润滑膜的机械强度和润滑性能。 3、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摩擦界面处形成润滑膜的过程实际上是来自 2D 添加剂和基材的原子/离子之间的1种相互作用,本质上涉及电子的转移和/或共享。因此,寻找合适的 2D 纳米材料来揭示控制润滑膜形成和性能的因素,并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润滑机制和积极控制摩擦学行为非常重要。 研究思路: 本研究通过精心筛选受体和给体分子,通过酰亚胺键制备了由3个经过充分筛选的受体和1个供体组成的共价有机框架纳米材料(CONs),以探索它们的润滑性能。研究了CONs与钢基材表面的铁氧化物/过氧化物之间的能级匹配,以及由此产生的Z型异质结结构。在摩擦过程中,内部电场的产生驱动了自由原子/离子物种进入CONs孔隙并固定,形成了固定润滑层,同时吸引自由CONs形成易剪切润滑层,构建了具有双层结构的润滑膜。 主要结论: 1、CONs与钢基材表面的铁氧化物/过氧化物之间的能级匹配,形成了Z型异质结结构,这一结构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内部电场。 2、内部电场驱动自由原子/离子物种进入CONs孔隙并固定,形成固定润滑层;同时吸引自由CONs形成易剪切润滑层,产生具有双层结构的润滑膜。 3、尽管润滑膜厚度仅为十几纳米,但其展现出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为设计和开发基于钢材料内在表面特性的润滑添加剂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信息: 1、Hongyang Wang, Bo Zhao, Rui Dong, Ping Wen, Mingjin Fan. 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 Nanomaterials: Energy Band Engineering Generating Ultrathin Lubrication Films for Excellent Lubrication[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4, DOI: 10.1021/acsami.4c11808. https://doi.org/10.1021/acsami.4c11808 2、作者团队来自宝鸡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研究亮点:本研究首次通过将纳米划痕与拉曼映射相结合来阐明涂层复杂的摩擦学行为,强调了原位分析的重要性。这些见解加深了对涂层在机械应力下的机械耐久性和保护能力的理解,对于为各种工业应用设计高效、耐磨、低摩擦的多层涂层至关重要。 研究背景: 1、多层涂层中的碳层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和氧化抗力,促进层层磨损机制,延长多层涂层的使用寿命,这对提高其摩擦学性能至关重要。 2、为了研究碳层在多层涂层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原位摩擦试验和纳米划痕试验,全面考察了单层MoS2和多层MoS2/C涂层的摩擦学行为。 研究思路: 通过结合原位摩擦试验和纳米划痕试验,并在划痕轨迹上进行拉曼映射,详细研究了单层MoS2和多层MoS2/C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本研究利用原位摩擦学分析来评估典型的固体润滑材料,特别关注碳中间层在多层涂层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纳米划痕测试用于精确测量划痕深度和摩擦系数,为涂层的机械响应和抗变形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要阐明与单层涂层相比,具有碳中间层的多层涂层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的基本特性和相互作用。 主要结论: 1、碳层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多层MoS2/C涂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减少MoS2的氧化速率、改善载荷分布和延迟涂层失效的开始,从而增强了涂层的抗磨损寿命和承载能力。 2、多层MoS2/C涂层的使用寿命达到了80,000周期,比单层MoS2涂层的55,000周期提高了45%。关键载荷从8 mN增加到18 mN,表明去除抗力提高了125%。 3、通过原位分析结合纳米划痕和拉曼映射,本研究强调了对涂层复杂摩擦学行为的理解,这些见解对于设计高效、耐磨损、低摩擦的多层涂层至关重要。 文章信息: 1、Yuzhen Liu, Kai Le, Jae-Ho Han, Hao Teng, Zhixin Xiu, Young Chan Jung, Shusheng Xu, Dae-Eun Kim.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interlayers on material removal and tribochemical evolution in multilayer coatings through In-Situ analysis[J]. Carbon, 2024, 119593, ISSN 0008-6223. 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4.119593. 2、作者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实验室、韩国首尔延世大学机械工程系和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学工程研究所。
研究亮点:本研究展示了1种新型聚丙烯酸酯材料,通过链段摩擦和润滑平衡的策略,实现了超拉伸性(高达324倍)、高韧性(在≥100倍应变下近乎100%的恢复率)以及宽跨度的刚度切换(高达2073倍)。这种材料能够进行温度或时间编程的变形,并且像人工肌肉一样承载负荷。 研究背景: 1、自然界的软体动物通过可逆的大应变变形和刚度切换来执行复杂的机械动作,这在合成材料中很难同时实现。 2、模仿软体动物的合成材料在软体机器人、人工肌肉、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研究兴趣。 研究思路:本研究中,设计了一系列聚丙烯酸酯,通过典型的乳液聚合方法和铸造技术制备了聚丙烯酸酯薄膜。使用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并保留在聚合物基质中,以增强链段润滑并提高整体链摩擦,从而实现了超拉伸性和高韧性。通过调整聚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至室温附近,实现了刚度的控制。 主要结论: 1、聚丙烯酸酯材料在室温下具有塑料状态,而在轻微热刺激下可逆地转变为超韧性弹性状态。 2、通过改变温度,聚丙烯酸酯的断裂强度、延伸比、韧性和断裂能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提供了通过微小温度调节编程刚度的可能性。 3、聚丙烯酸酯在大应变拉伸时能够快速且大幅度地调节其刚度,这对于实际应用中需要承载和刺激响应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4、通过预设应变,聚丙烯酸酯可以实现时间或温度编程的形状变形,为软体机器人和执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信息: 1、Guojun Zheng, Wenjie Xiong, Yiting Xu, Birong Zeng, Conghui Yuan, Lizong Dai. Chain Friction and Lubrication Balanced Ultra-Tough Polyacrylates With Wide-Span Switchable Stiffness for Strain-Programmable Deformation[J].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2405105, DOI: 10.1002/adma.20240510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5105) 2、作者团队来自中国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和福建省防火材料重点实验室。
研究亮点:受混凝土碳化现象的启发,提出了1种新设计,通过在含Mg2+的硅烷-水体系中连续注入二氧化碳,实现在混凝土上原位生长超疏水结构。该结构在120 min后的接触角达到171.9°,并且强度没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形成了具有微纳结构的CaxMg1−xCO3晶体,以及硅烷降低了碳酸盐的表面能。这种超疏水混凝土结构可分为超疏水-疏水-亲水三层结构,由于原位生长的坚固超疏水结构,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提供稳定的防水保护。此外,该方法在反应过程中捕获了29.80 g m−2的二氧化碳,为环保型超疏水混凝土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背景: 1、混凝土表面应用超疏水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其耐久性,防止水分损害。 2、传统超疏水混凝土表面设计存在剥落和表面坚固性差的问题,而通过添加疏水剂或颗粒的设计则可能损害混凝土强度。 研究思路: 受碳化现象的启发,开发了1种原位生产的超疏水混凝土表面方法,该方法通过在 Mg2+中浸渍碳化-在本研究中含有硅烷-水系统。在这个过程中,(Ca/Mg) 碳酸盐晶体的原位生长促进了混凝土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形成,硅烷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表面能。由于微/纳米结构起源于混凝土基体的自生长,因此预计超疏水表面将表现出足够的坚固性和耐久性。此外,成本低、工艺简单、CO2封存使其成为1种理想的方法。 主要结论: 1、通过在含Mg2+的硅烷-水体系中连续注入CO2,在混凝土上原位生长微/纳米结构的新设计方法成功开发。反应过程中,CO32-与混凝土中浸出的Ca2+和溶液中的Mg2+反应形成碳酸盐晶体,导致微观粗糙度增加,硅烷降低了混凝土的表面能。在碳化初期,MgCO3颗粒的生长形成了超疏水表面,5 min时的接触角为161.1°。在后期,CaxMg1−xCO3的持续生长导致了更高的超疏水性,120 min时的接触角为171.9°。 2、经过120 min碳酸化的样品表现出优异的表面坚固性。在30 m砂纸磨损距离和500 g砂冲击后,表面保持超疏水性。其抗压强度为46.88 MPa,与参考样品的47.78 MPa相似。120 min样品的防水性能显著提高,吸水率比参考样品下降了82.9%。 3、超疏水混凝土表面在与各种杂质水进行30次冲击循环后保持了稳定的接触角,表现出优异的抗杂质水冲击性。浸渍碳酸化120 min后,超疏水混凝土样品的理想性能归因于3层结构,包括碳酸化超疏水层(235.10±32.12 µm,表层)、非碳酸化疏水层(906.54±186.76 µm,中间层)和未经处理的亲水层(内层)。 文章信息: 1、Long Jiang, Zihan Ma, Zhenjiang Gu, Peiliang Shen, Yong Tao, Weihua Li, Chi-Sun Poon. Impregnate Carbonation: CO2-Guided In Situ Growth of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Structures on Concrete Surfaces[J]. Advanced Materials, First published: 23 August 2024.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5492 2、作者团队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华北水利电力大学。
研究亮点:在这项工作中,发现使用简化模型可以深入研究界面区域发生的基本机制,研究结果能够为如何以特定和受控的方式调整金刚石和DLC涂层的粘附力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研究背景: 1、金刚石和类金刚石碳(DLC)涂层以其出色的摩擦学和机械性能组合而闻名,如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以及高硬度和弹性模量。它们使用的1个重大限制是它们从基材上剥落;因此,探索如何通过化学修饰DLCs的表面来调节DLCs的粘附是有意义的。 2、调整两种材料之间粘附力的1种可能方法是对它们的表面进行化学改性。 研究思路: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了金刚石/铜界面的粘附力,还考虑了由于重建和吸附原子引起的表面改性的影响。目的不是尽可能接近现实地模拟系统,而是了解其定性地应用于其他情况的基本机制。选择铜作为过渡金属的代表,过渡金属具有部分填充的 D 壳层。尽管每种金属都有其特定的电子特性,但希望结果对于广泛的金刚石/过渡金属界面类来说是通用的。表面的化学修饰是通过将原子种类插入两个板块之间作为简单原子引入的。虽然稳定,但这可能不是能量上最有利的几何结构(相对于替代或间隙位点)。然而,对于所有情况,在此主要研究重点是确定当两个表面之间的粘附力增强或淬火时起作用的基本机制,从而使系统尽可能简单。B、P、O、F、H、N、S 被选为遵循不同标准的化学物质:O 和 H 是常见的污染物,F、S 和 P 是摩擦学界众所周知的元素,因为它们在润滑油添加剂中起着重要作用,B 和N已被选择用作掺杂剂。采用25% 的覆盖率,因为它是金属吸附的最有利配置。从清洁表面的键序分析和表征其反应性入手,分析吸附原子的吸附过程。通过分析非重构和Pandey重构的C(111)/Cu(111)界面作为代表性模型,以深入了解金刚石和 DLCs 涂层在过渡金属基材上通过化学改性和表面重构的附着力调节。然后,根据键序分析研究和解释了表面重构和吸附原子吸附对界面粘附的影响。 主要结论: 1、首先,对所考虑的吸附原子(B、P、F、O、H、N、S)在3个优化表面(Cu(111)、C(111)和Pandey)上的吸附进行了分析:在未重构的金刚石表面上,吸附总是更有利的,只有硫是唯一对铜更有利的原子物种。由于其化学惰性,Pandey重建表面上的吸附总是不如其他两个表面有利。此外,功函数的分析表明,吸附引起的功函数变化与偶极变化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斜率为170.9 eV⸱Å/e. 功函数变化的符号可以很容易地用 adatom 和衬底之间的相对电负性来解释。 2、计算 C(111)/Cu(111)和 Pandey/Cu(111)界面的粘附能,研究如何调整它们。发现表面石墨化的增加会导致粘附力降低,这与界面区域的电子电荷积累量减少有关。吸附原子嵌入导致金刚石/DLC 与表面 sp3 的粘附淬火悬垂键:氟和硫是最有效的,可降低 96% 和 74% 的粘附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表面石墨化和玩弄原子种类插层来微调粘附力。事实上,两者都N特别是 B 增加了 Pandey 和 Cu(111) 之间的附着力(分别增加了 46% 和 159%),而 S 和 F 再次在降低它方面最强大(分别下降了 100% 和 96%)。在实际条件下,表面通常会重建、饱和或显示表面能较低的面,因此我们预计 B 和N在增加粘附力方面,它们对 sp3 的粘附减少效果(不是那么有效)将是主要的,就像表面配置一样。 3、对界面区域中原子键序的研究可以区分和量化对粘附调节的不同贡献,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充当表面之间化学桥梁的吸附原子和两者之间留下的残留相互作用。特别是,当存在高度的表面石墨化时,金刚石和铜表面本身不会相互作用,因此增加附着力的最佳方法是找到能够充当化学桥的化学物质(例如 B 和 N),以补偿表面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相反,粘附力降低∼无论表面石墨化程度如何,都可以通过选择不与配合表面结合并防止板坯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子种类(即 F 和 S)来实现100%。 文章信息: 1、Elisa Damiani,Margherita Marsili,M. Clelia Righi. Tuning the adhesion of diamond/copper interfaces through surface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nd reconstruction[J]. Carbon, 2024, 119555, ISSN 0008-6223. 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4.11955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8622324007747) 2、作者团队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